都说房地产在收紧,但今年三季度尤为感同身受:约谈房地产信托、上调房贷利率、收紧开发贷融资等等,可谓稳扎稳打。然而这一系列信号,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房地产时代落幕
此前写过不少关于房地产的文章,当下房地产大致可以做以下简单总结:
1、一场残酷房企淘汰赛已开启。如今房地产已经过了稳赚的时代,银行和信托等大玩家都开始格外谨慎,高层也在不断提醒:切勿玩火。
之前我在文章里提到过,房地产信托和银行贷款一直都是开发商融资的大头,但现阶段由于销售不确定性和去库存风险不断上升,对于部分开发商的信托产品来说,爆雷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但钱是紧了,却不意味着赶尽杀绝,我反复强调,这对于龙头房企来讲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做大做强的好时机。
2、房地产的“债务危机”?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房企的融资成本自7月以来快速上升,7月部分房企海外的美元融资平均利率已经高达8%,最高甚至达到了15%。
更要命的是,房企的债务到期也将在2021年达到高峰的7377亿元,而高峰过后等待大家的,是更贵的钱,更贵的融资成本,摆在很多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面前的,要么断臂,要么卖身,否则就死路一条。
有人说你这是危言耸听,每个年度最大的经济幻觉就是房价会跌。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千万不要把楼市收紧等同于房价会跌,收紧只是把本不属于它的涨幅“收”回来罢了。
还记得2015年的大牛市吗?和前几年的楼市是一样一样的,都是杠杆牛,只是股市相比楼市来说比较好“控制”,最后都给压下去了,而楼市正在“压”的过程中,可惜现在不管是价格还是成交量,似乎是多方一直耗着。
摒弃杠杆,拥抱直接融资
杠杆牛从一开始就意味着灭亡,因为这终究只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杠杆牛也主要是由间接融资搞起来的,因为融资渠道越复杂,杠杆就越高。
举个例子,房企要融资吧,找到银行,银行再发行金融产品,而银行的背后又是地方政府背书,你看,单就银行这个链条就牵扯到了4方:地方政府、银行、房企和金融产品投资者。而这个链条中一旦过度融资,则很容易发生系统性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近几年对于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很大的根本原因。
直接融资,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基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债市,一个就是股权。
国家支持股市的是给银行或企业解绑,卸担,让企业自己有更多的施展空间,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支持实体经济。二者的风险都很高,也意味着高收益,但股权的门槛、风险和收益也都比股市还要高一个等级。
有人说,是不是又在怂恿大家去炒股,投股权?其实背后的逻辑大家都看得到,不用别人“怂恿”,当下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楼市就是股市,现在楼市紧了,钱少的买了理财,钱多的买了股权产品,不上不下的就去炒股,别无他选。
但切记,直接融资的风险,是由投资者直接承担的,而且轮到普通投资者头上的,往往也都是残羹剩菜,换句话说,如果风险低的,优质的项目,银行早就扒拉过去了,而当项目的风险上升,违约风险提高时,才轮到其他的股权资金上场。
不过我们也别灰心,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了发家致富的机会啊,因为目前的大势告诉我们,未来直接融资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因为间接融资导致的违约风险在上升,银行坏账上升,间接融资正在弱化,直接融资正在接替。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几个词放下当下又何尝不恰当呢?
上面提到的直接融资带来的股权投资机会,目前是普通人进阶最好的出路,但最好的路往往并不容易走,这其中需要智慧和勇气。
那有没有即好走,又是最好的路呢?也有,那就是投资自己,提升自己。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每年都有从北上广深离开返乡置业的人。去年年底或许大家会认为只是短暂的不如意,可是现在看来,是时候做好艰苦奋斗的长期准备了,很多人开始选择回炉再造。
写字楼空置率正在上升,企业裁员,一线城市的城中村正在被资本改造成公寓,房租成本一年一个价,在大城市奋斗的普通人面对的,将是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不得不加班加点,以致于完全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提升,最终陷入越勤劳越贫穷的死循环中。
很多人说,我根本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提升,把手头工作做好就行了,但有句话说的好,很多改变,都源自于8小时之外,没有机会,那就去创造机会。
结语
任何时候都是物依稀为贵。在股权大时代刚刚启幕,时代大变化前,把握住手中的机会和自己的筹码,未来你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