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鄯善蒲昌村改造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原名为巴扎村,地处鄯善县城南端,与库木塔格沙漠隔湖相望。2007 - 2008 年,绿维文旅受鄯善县县委、县政府委托,负责该区域的景观设计与艺术监理工作,确保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符合设计理念和质量要求。项目以 “楼兰文化” 为主题,“生土建筑” 为风格,致力于打造集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特色村落。目前,蒲昌村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亚影视基地”,并荣获 2010 年首届中国休闲创新奖・景观设计创新奖。
二、绿维核心思路
(一)文化主题引领
深入挖掘蒲昌村与 “楼兰古国” 的历史渊源,以楼兰文化为主题灵魂,为项目注入深厚文化内涵。借助楼兰文化的影响力,让曾经的历史和传说在建筑与景观中鲜活起来,使游客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和文化价值。
(二)特色风格打造
选择极具当地特色的生土建筑形式作为主要建造工艺。生土建筑历史悠久,地域特征和形式美感强,与楼兰文化主题高度契合,既展现了当地传统建筑风貌,又为旅游品牌的打造奠定基础,形成独一无二的村落风格。
(三)产业融合发展
将建筑景观设计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单纯追求视觉效果,而是注重实际功能。在改造民居的同时,设计商业集市街,丰富产业内容,拓展村民收入渠道。集市街两侧分布民间作坊和各类休闲场所,既呈现原生态生活状态,又促进旅游发展,实现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
(四)民生导向规划
秉持为民谋利的理念,根据村民经济状况进行差异化改造。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加大改建力度,政府补贴大部分资金,帮助其改善居住条件,并增加景观和接待功能,以便在旅游开发中获得收益;对富裕住户则侧重立面改造,减轻其经济负担,体现项目以民为本的思想。
三、创意创新思维
(一)文化挖掘与呈现创新
深度挖掘蒲昌村与楼兰文化的联系,将这种历史文化融入到建筑、景观和业态中。通过建筑风格、街区布局、民俗客栈等设计,全方位展现楼兰文化,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楼兰风情,打破传统乡村改造对文化挖掘不足的局限。
(二)建筑形式创新应用
以生土建筑为主要形式,恢复和挖掘几近绝迹的建筑技艺。在现代建筑理念与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生土建筑形式打造村落,既传承了地域建筑文化,又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建筑形式参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三)乡村发展模式创新
探索出一条以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同时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为其他乡村地区提供了借鉴,推动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落地运营理念
(一)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围绕楼兰文化和生土建筑特色,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建设楼兰风情休闲商业街、特色民居客栈等,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将旅游开发与村民增收紧密结合,通过政府补贴和合理的建筑改造设计,让村民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如经营民俗客栈、民间作坊等,增加收入来源,实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村民对项目的支持和参与度。
(三)传承与保护地域文化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采用生土建筑形式,保留当地传统建筑特色;通过街区和建筑设计,展示楼兰文化和维吾尔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让地域文化在发展中得以延续和弘扬。
五、项目成果
(一)旅游与文化影响力提升
成为 “中亚影视基地”,吸引多部电视剧和纪录片在此拍摄,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荣获景观设计创新奖,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楼兰风情,成为展示新疆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同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提升了村落的整体形象和基础设施水平,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景观与产品落地呈现
楼兰风情休闲商业街区、重点建筑、民俗客栈等景观和产品均成功落地,且保持了较高的还原度,为游客呈现出规划中的楼兰风格村落场景。
楼兰风情休闲商业街区实景
重点建筑改造后实景
(四)项目发展情况
项目发展成果显著,得到委托方高度认可。改造工程完工后吸引众多媒体报道和影视剧组拍摄,楼兰风情街区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在此基础上,鄯善县启动楼兰古城项目,由绿维文旅继续规划设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