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新闻网首页 MSN手机网 MSN客户端

MSN导航
MSN新闻网 首页 > 旅游风景>正文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和概念性规划的区别在哪?

时间:2025年03月19日 14:12:06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5    评论() 字号:TT

  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

  与总体规划设计相比,景区概念性规划的内容比较简单,提供的是客观的全局性的发展政策与设想,提出的设想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灵活性的特征,类似总规简化版。着重阐述区域的发展环境、发展定位、空间格局布局、核心产业项目、商业模式运作等。而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防震减灾规划、文保规划、保障规划等部分都不会出现在概念性规划中。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和概念性规划在目的、内容、深度和适用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1. 规划定位与目的

  概念性规划

  定位:前期策划阶段,注重创意性、方向性。

  目的:提出景区发展的核心思路、主题定位和初步框架,回答“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吸引人”等问题。常用于招商引资或争取政策支持。

  特点:强调创新性和市场吸引力,可能包含大胆的设想(如特色IP、文化融合)。

  总体规划

  定位:实施性文件,注重系统性、落地性。

  目的:明确景区发展的具体路径,涵盖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细节,回答“怎么做、何时做、如何合规”等问题。

  特点:需符合国家规范(如《旅游规划通则》),是后续建设的法定依据。

  2. 内容深度

  概念性规划

  以理念和愿景为主,内容相对抽象。

  包含:主题定位、核心项目策划、市场分析、投资估算等。

  示例:提出“打造沉浸式唐文化主题景区”,但无需细化到道路宽度或排污系统。

  总体规划

  以可操作性为核心,内容具体详实。

  包含: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路线设计、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措施、分期建设计划等。

  示例:明确景区入口位置、停车场容量、游客中心建筑面积等细节。

  3. 编制阶段与作用

  概念性规划

  阶段:项目初期(立项前)。

  作用:用于评估项目可行性,吸引投资或政府审批。

  成果形式:以图文并茂的示意图、效果图为主,文字描述占比较大。

  总体规划

  阶段:项目确定后(实施前)。

  作用:指导后续详细设计(如建筑、景观设计),需通过政府审批。

  成果形式:包含法定图纸、技术指标、强制性条款(如生态红线)。

  4. 法律效力

  概念性规划

  无强制法律效力,灵活性高,可随市场变化调整。

  总体规划

  需报批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具有法定约束力,修改需重新审批。

  绿维文旅,是“四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从2005年创立之初,绿维文旅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近二十年创新发展,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投融资、开发、建造、招商、运营、培训、智慧化等全程全链业务体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