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愈反复思想时 , 它们就给人灌注了时时更新、有加无已的惊赞和敬畏之情 : 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
——康德
德云社的(前)当红炸子鸡——张云雷,可能要凉了。
5月13日, 央视网微博直接点名张云雷,不多久把这条消息置顶——
随后,中国反邪教、紫光阁等一众主流媒也通过微博平台发声——
张云雷曾在某次相声演出中,拿汶川地震做素材。
还几次拿“慰安”和“慰问”打擦边球。
事情发生在去年,但直到这个月被点名,辫儿哥才出来道歉——
相声是一个嘴皮子活儿,离不开插科打诨。要想一场场做下去,确实还得从生活或历史中找点儿素材灵感。但,用“汶川"和"慰安"来抖包袱,就是失了心中对道德律最基本的敬畏。
伤害了所有同胞的感情、亵渎了民族精神,你道歉是应该且确实必要的。但是,发道歉不应该是一个程序性的工作,关键点在于,半年的时间你去干嘛了?消遣过天灾国殇之后,要等到事情发酵才意识到“欠考虑”?你是真的诚心悔过?
这篇道歉声明是经不起细究的。
就像在央视网微博下的评论,不是自己觉得要出来道歉,而是被迫出来道歉。这种没有一点诚心的道歉,我们一般称之为“假道歉”。
文章千古事,从艺万年长。艺人明星处在聚光灯下,身为公众人物更应当谨言慎行、 恪守底线,“德”在“艺”前。
张云雷道歉说个人行为举止求不上升至德云社,但德云社、相声界本身也不是一片净土。
教不严,师之惰。张云雷抖包袱事件一出,网友就连着拔出“上梁”郭德纲早年间消费英雄烈士的言论。
现今“侮辱英烈”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了,却还有粉丝蒙着滤镜为辫儿哥洗白开脱?德云社挂着“德”的名,但常打着失德的嘴炮。
早些年,在“春晚”里常青的赵本山,也抖过这样的包袱,在小品《卖拐》里,把瘸了一条腿的搭档忽悠得团团转,在全国观众面前寻乐子。
赵本山后来去海外演出,他在台上侃侃而谈、自得其乐,收到国外观众的反馈呢?
向来重视人权自由平等的国外人,自然不买赵本山的账。他们的脱口秀节目里,能拿来调侃的,从来不是少了一条腿、身有残疾或者肥胖、有精神疾病的弱势群体,而是偏爱拿有头有脸有影响力的人物做文章。
中国小品里,“艺术创作者们”专挑软柿子捏,是因为接地气、贴近生活?
不,你看那些在家里横的农村大学生,在群众面前作威作福的乡村干部,做生意奸诈、忽悠人的小商人,真的是我们身边的人吗。
审美变为“审丑”,通俗变为低俗,为抖机灵而恶意丑化弱势群体,归根结底是这些表演者们欺软怕硬,拿受害者的痛点和弱点开涮。
回归到张云雷身上,本质也是一样的。不去责问建筑商的豆腐渣工程、相关政企部门处理的无所事事,只拿“幸存者”开玩笑。
就连为他无脑洗白的粉丝们,也是站在制高点上行使作为“强者”的权利——收回对弱者的施舍。
艺术需要风花雪月的情调,更需要立场鲜明的情怀。建立在消遣弱势群体上的产出,称得上“艺术”吗?
艺人明星以德为先,不只是“今天”该做的事。不管时代与社会如何发展,底线的价值共识仍有着巨大的力量。对失德之人、失德之行为的谴责与愤怒,不仅是这个社会的良心,也是这个时代铿锵的价值取向。
而我为什么会在文章一开头说张云雷“可能”会凉凉?
因为就事论事,把粉丝文化带到相声圈的张云雷,也确实是一个下足了功夫、把相声带到普通人生活和审美中的传统文化弘扬者。
在很长一段时间,相声文化是和市场脱节的。通过他的相声,不少人认识了“梅程荀尚”,知道了张火丁、孟广禄等一众京剧名家。“北京小曲的中国古老传统曲艺形式”能够拂去沉灰,走进年轻人的心里,的确有德云社这群人的一份功劳。
因此,对这些偶尔犯错的青年人,不能一棒子打死,不能一味“捧杀”。央视网说过,还是要以德服人、以德教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影视圈是如此,相声圈也是如此。
消遣灾难和历史痛点是文艺创作的大忌。 既然作为公众人物,就更当珍惜“羽毛"与"流量”,在演艺路上,德行为先。耍嘴皮子功夫的艺人,说话之前还是要先过脑,实在没梗,也不能僭越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