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新闻网首页 MSN手机网 MSN客户端

MSN导航
MSN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国内要闻>正文

合力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

时间:2025年03月12日 09:45:02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5    评论() 字号:TT

原标题:企业经营者缺乏了解、基层协商力量有待加强、现有法律刚性不足……代表委员支招——(引题)

合力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陈晓燕

“开展集体协商后,劳动关系和谐了,企业和职工‘拧成一股绳’往前走,促进了企业发展。”谈及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效果,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高级家政服务员高华瑞代表说。

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在各方持续推动下,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得到快速发展,各省(区、市)都出台了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条例,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有关调查也显示,这项制度仍存在覆盖面有待扩大、协商质效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强集体协商工作的宣传引导,提高有关方面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有关部门、工会和企业开展工作的合力,推动集体协商提质增效。

高华瑞代表所在的家政公司用工形式多样,此前因为工资发放标准不明确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2014年,在南京市工会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帮助下,公司通过集体协商,明确并提高了正式职工、劳务派遣工、临时用工等不同用工形式下的岗位工资发放标准,还采纳职工建议为职工购买相关保险,一下子在当地就业市场上打出了“福利好”的名声。

“奔着‘福利好’加入公司的职工越来越多,企业有了‘留住人’的底气。”高华瑞代表说,尝到“甜头”后,公司形成了每年第三、四季度集中调研职工需求,再开展集体协商的制度。通过集体协商,能级工资、专项奖励、技能提升等职工诉求从白纸黑字变成了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高华瑞代表介绍说,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了,职工的凝聚力转化成了生产力,十几年间,她所在的公司由最初200人扩大到现在的3200多人,公司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通过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和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不仅能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也能更好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职工和企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河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为民委员也向记者展示了河北省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成绩单”。“全省平均每年有5万余家企业开展集体协商,覆盖职工500余万人,百人以上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

在肯定集体协商成效的同时,代表委员发现,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经营者认为集体协商就是要求企业涨工资,因此对开展这项工作有抵触情绪。

“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企业看到这项工作的意义是让企业和职工建立协商共事机制,形成命运共同体,最终企业和职工都受益。”高华瑞代表说。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林田中代表认为,职工代表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和工会知识储备,以及较强的谈判技巧,但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职工代表这方面的能力还不足。

对此,林田中代表建议,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懂法律、会维护、善协商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

“当前,开展集体协商工作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齐为民委员表示,监督和管理的相应主体及法律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

据介绍,河北省总工会已联合河北省人大社会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体协商制度立法调研,希望通过提供强有力的法规支撑,促进集体协商工作深化发展。

齐为民委员建议,工会可以联合人社部门将用人单位开展集体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情况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记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工会组织加强对用人单位集体合同、会议纪要等约定事项履行情况的监督,用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督促用人单位及时改正不规范行为。

(中工网北京3月11日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