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新闻网首页 MSN手机网 MSN客户端

MSN导航
MSN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独真眼>正文

草原建起牧民学校,博士走进蒙古包

时间:2023年07月20日 11:15:0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浏览次数:5    评论() 字号:TT

  盛夏7月,是锡林郭勒草原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湛蓝色的天幕下,绿草如茵、毡包如扣、牛羊如云,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被这幅动人画卷深深吸引。

  “丁博士呦,您看我家草场这盖度咋样?”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牧民敖特根边说边掀开蒙古包的门帘,急切地想请专家给自己的草场“把把脉”。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的博士丁勇望着泛起绿意的草原说:“返青的情况还不错,但是太稀疏,目测盖度仅20%,枯落物太少了。”

  “您说的枯落物是什么?”敖特根不解地追问道。

  “立着的和躺落在地上的枯草就是枯落物,通过它能看出你们家草场放牧是不是过度。”丁勇弯下腰拿起一棵枯草说,别小看这些枯草,有了枯落物裸露的沙土就不会轻易被风吹走;枯落物还会给土壤归还养分,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平衡,所以,从枯落物的多少来看,也能基本检验出草原的健康状况。

  博士深入草原,走进蒙古包中,宣讲党的政策、科普草原知识、实地走访调研、现场答疑解惑,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尚属首次。

  前不久,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博士服务站”在锡林浩特市正式揭牌成立,现有40周岁左右的年轻骨干成员10人,丁勇博士担任服务站负责人。成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了草原生态保护、草牧业发展、草原遥感监测、区域气候变化和牧区经济政策等多个学科领域。

  早在2013年起,丁勇便和团队一起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立试验基地。为破解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丁勇将目光聚焦到草原保护和利用的前沿阵地——牧民群体上,逐渐萌生了在草原上成立“博士服务站”的念头,并借助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建立的牧民学校这一平台,让广大牧民更为深入地了解保护生态草原的重要性,帮助牧民调谐草原生态与生产的均衡关系。

  天然草地是陆地重要自然生态系统。锡林郭勒草原类型复杂、保存较为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在温带草原中极具代表性,早在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保护建设工作尤显重要。

  “博士服务站”成立之后,丁勇总是要挤出一定的时间和团队成员一道走嘎查(村)、访牧民,帮牧民朋友出谋划策,和牧民共同研究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的办法。

  在前不久的一次集中讲解中,丁勇博士以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我国重要草原牧区不同年代的牲畜数量为例,通过丰富、翔实的数据支撑查找草原退化、沙化的原因,并给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案建议。“草原生态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从每一个人做起,共同努力保护好草原生态,建设好美丽家园。”牧民钢呼和说,听了丁博士的课,明白了许多草原生态保护的科学道理。

  为了进一步扩大“博士服务站”的影响力,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将专家们的授课内容全程录制,并通过牧民学校的“空中课堂”,实现在手机端随时随地可以观看。牧民学校是专门面向牧区基层干部、牧民开展教育培训的公益性教育综合体。截至目前,牧民学校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培训牧民达2万人次。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博士服务站’的作用,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走进牧区,充分利用好牧民学校这一平台,为牧民讲授党的政策和新发展理念,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锡林浩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石峰说。     (本报记者 彭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