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新闻网首页 MSN手机网 MSN客户端

MSN导航
MSN新闻网 首页 > 旅游风景>正文

绿维文旅:乡村振兴 农文旅融合发展十二大示范结构

时间:2023年02月15日 09:51:05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5    评论() 字号:TT

  绿维导语: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将文旅融合列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并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国家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出台多个乡村振兴政策重点支持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村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内容。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旅游化创新方法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化蕴含优秀思想价值、人文精神,如何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是绿维文旅持续研究的课题。绿维文旅从八个角度提炼农耕文化的旅游化创新方法,以完善乡村文化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1、活态化——将非遗古法手作展示活态化

  体验经济时代,将文化遗产束之高阁已经不是最佳的保护方式,以活态化的方式呈现乡村民间技艺和农业艺术作品才是最好的选择。

  2. 体验化——通过现场参与传承农耕文化

  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传承农耕文明。

  3、科技化——利用新型科技体验中国农耕文化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逐渐步入信息化 科技化的发展阶段, 这助推了农耕文化的华丽转身。田园小火车、3D麦田漂流记、VR麦田、机器人麦田守望者、无服务员智能餐厅、高仿真耕作雕塑、食品加工流程、稻田声光电艺术、温室农业、太空农业、立体农业、体感植物等新一代休闲农业产品,都可以让游客体验多元的农耕文化。

  4、艺术化——农业与艺术结合助推营销

  在更加注重旅游审美性的当下,农业成为艺术造景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七彩花田、稻田画、麦田怪圈、茶海梯田、稻田迷宫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农业景观大量涌现。

  5. 文创化——农业与文创深度融合助推“走出去”

  文化创意与农业要素的融合, 能够将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生动、丰富地呈现给消费者, 也可提升农产品的情感及多重消费价值。这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价值、塑造农业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

  6. 游戏化——通过农耕文化主题乐园寓教于乐

  我国的农耕文化,凝聚了国人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智慧,丰富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工具可以被转化和创新利用,成为当下热衷的旅游爆款产品。

  7. 节庆化——多元参与的农业嘉年华盛会

  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以狂欢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是拓展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实践。

  8、科技化——中国农耕文化智慧的现代应用

  植物网红、智慧种植、全然养殖、四季养生等,都是科技农业的典型应用方式。

  农文旅融合的融合发展示范结构

  (一)农文旅融合的五大层次

  农旅融合实际上不止是农旅,实际上我们把它放大看成是农文旅大融合。这个大融合包括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与当地生态环境的融合、与当地生活方式的融合等五大层次。其中123产结构有一个循环,旅游产业更多的是叫消费聚集,通过消费聚集带动乡村产品的消费,就地化消费和远程消费构成消费结构的导引结构,消费导引加上消费投资加上就地消费的参与性,实际上构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多层次带动结构。

  (二)农文旅融合的12个抓手

  农文旅融合的12大抓手,有两个主导核心,一是休闲农业,一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所谈的内容核心问题,围绕的是以农业为主题,讲的是在耕地上所干的工作,最终还是要回到农业产业本身,去思考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才有根本的出路。乡村旅游落地到的是居民将是村庄,它是集体建设用地上所干的事情。

  农文旅融合的12大抓手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园、田园综合体、国家现代农业庄园/中国农业公园、家庭农场、休闲农场、共享农庄和市民农庄、传统古村落、主题特色民宿、乡村振兴示范村/镇、乡村度假综合体和乡村度假庄园。

  农文旅旅融合下的休闲农业,是以田园景观、乡山水林、农产空间为基础,依托农耕文化、技术推广、经营活动,实现产业融合和休闲体验转化的农业经营形态。这里主要围绕农业观光型、农业生产型和农业体验性三大类型。

  1.农业观光园

  围绕农业生产空间,利用田园景观,融入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形成的强吸引力的“观光型农业旅游园”。

  2.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与主平台,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

  3.国家现代农业庄园/中国农业公园

  现代农业庄园是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为支撑,依托庄园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拓展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旅游消费形态。

  4.家庭农场

  从2013年的农业资金补贴的硬支持到2017年技术进农场、人才进农场的软支持,家庭农场已经日益成为政府推进乡村改革的重要抓手。

  5.市民农庄

  市民农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种尝试,其涉及的范围更广、将触动更深层面的城乡发展问题。但已有的其他形式农庄的开发模式、运营模式、产业联动融合方式、功能业态、产品体系,等等,都可以为市民农庄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6.休闲农场

  参与主体和收入来源均不同于家庭农场。休闲农场指依托生态田园般的自然乡村环境(有一定的边界范围)以当地特色大农业资源为基础,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满足都市人群对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农业创新经营体制和新型农业旅游产业综合体。

  7.共享农庄

  海南省政府于2017年4月首次正式提出“共享农庄”的概念。共享农庄是以共享经济为理论支撑,互联网为技术支撑,中高收入家庭及“候鸟”群体需求为市场支撑,以私人定制服务为核心,联合政府、企业、农户等多元力量,培育的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共享农庄能够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引领潮流的新型生活方式。

  乡村旅游以乡村生活体验为核心,包括相聚社区聚落、新型业态和乡村休闲度假三种主要类型结构。乡村旅游要唤醒乡村记忆,助力乡村振兴,那么如何唤醒乡村记忆?

  具体落在不同的乡村旅游结构上有不同的模式。

  1.传统古村落

  传统村落保护应该保护一部分传统村落中有历史价值的资产和建筑,而对于传统村落中已经没有了丝毫历史文化价值的房屋、多建筑、景观,应该运用新乡土主义的手法,结合乡土元素、乡土材质、乡土文化,用现代建筑模式进行创新打造,而不是用修旧如旧,用造假文物的方式去搞传统村落发展!

  2.乡村振兴示范村/镇

  2022年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两部委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推进分级示范创建,共组织创建100个左右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应该与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有机结合,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做主线,实现示范发展。

  3.主题特色民宿集群

  民宿的核心元素是民宿的主人要参与接待。区别于一般的客栈、酒店、宾馆等概念,民宿是人们将到居民家做客的概念,是家庭化服务结构,是乡村生活的缩影,是人文情怀的归宿,是风格各异的表述,是如乡随俗的服务。

  4.乡村度假综合体

  度假形态最重要的包括酒庄农庄果庄会所中医药基地康疗会所等等有多种方式。山西拥有气候优势的太行山区域打破现在的格局,如何通过乡村度假产品的突破,小型乡村度假成片、乡村度假规模化,乡村度假的区域发展带动度假发展,是一篇非常值得做的大文章。

  5.乡村度假庄园

  乡村度假庄园是乡村度假的高级形态,多指依托于大田园(田地、农舍、牧场、林地)的度假场所。

  乡村振兴财政支持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2022年11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1485亿元、水利资金941亿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156亿元,以充分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支持地方编制预算,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提前谋划2023年乡村振兴相关工作部署。除2023年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农业和水利相关转移支付等,还下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经费预算、就业补助资金预算、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等多项补助资金预算。

  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农文旅发展的契机,利用好乡村振兴财政支持,获得突破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