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 实习生 金语萱
“6年前,我们行业开展了首次集体协商,当年约定,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5%执行。”
“3年前,在我们开展的第二次行业性集体协商中,环卫工人最低工资标准被提高到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
“今天,我们希望为环卫工人再争取5%的最低工资增长幅度。”
4月23日上午10时,坐在福建省环卫行业集体协商席上,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朱连华和身旁的6位职工代表向坐在协商席对侧的企业方代表反复“游说”。
令朱连华感到遗憾的是,在多轮协商后,环卫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最终还是“定格”在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写入了当天下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表决的行业集体合同中。
在职代会现场,130名环卫行业职工代表在听取集体协商合同修改说明后,对这份“不涨工资”的集体合同进行了表决。这份“不涨工资”的协议却获得了现场大部分职工代表的举手赞成。
朱连华感叹:“一场协商、一次表决,让更多环卫职工加入了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共同约定’。”
“两难之下”的承诺
“3年时间过去了,我们期待环卫工人的工资收入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协商一开场,朱连华便“开门见山”表达了职工方对于“行业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议题的关切。
“以福州为例,合租房租金一个月要600元;每天伙食费就低计算,一个月也要1050元;再加上生活用品采购、话费、水电费等开支,一名环卫工人一个月的固定开销就超过2000元。而按照3年前我们约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福州环卫工人最低工资仅为2548元。”现场,职工方代表、泓欣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辛俊杰“摊开了”当地一线环卫工人的生活账本,她代表职工方提出了“涨薪”的诉求——“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对应最低工资指导线的比例,应当从上一次协商约定的130%上调至135%。平均下来,每人每月最低工资只增加不到100元。”
可令辛俊杰感到意外的是,这5%的最低工资增幅却让协商陷入了僵局。
“环卫工人面临生存的压力,我们环卫企业同样也在面对。”“接过”职工方摊开的“生活账本”,企业方代表、福建翔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礼城则打开了企业的“经营账本”。“当前,全行业执行的城市环卫道路清扫保洁指导价是2013年制定的,10多年过去了这个标准并没有调整。单方面提高工资,企业无疑要增加一大笔人力成本。郑礼城认为,“工资协商与‘涨工资’不应划上等号。在企业营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再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不太符合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
协商席上,双方都理解对方口中所言的压力,却也都不愿放下立场与坚持。
眼看双方各执一词,协商没有进展。朱连华便将话题从“最低工资标准”转移到了“环卫企业工资缓发”的问题上。“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去年下半年,部分环卫企业出现了缓发环卫工人工资的情况,这让不少本来生活就不宽裕的环卫工人‘难上加难’,企业应当承诺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朱连华的呼吁得到了现场不少职工代表的附议。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我们环卫企业服务费的收款周期也时不时被拉长。当前部分环卫企业确实面临经营困难,甚至需要靠贷款融资来垫付员工工资。”企业方代表、莆田环境集团副总经理杨键坦言,“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环卫企业的现金流更多要用于支付和保障一线环卫工人的工资。在服务费回款不畅的情况下,部分环卫企业的现金流的确出现了问题。”但杨键也认为,行业性的问题需要行业共同来面对,在环卫企业保障现有工资待遇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势必会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他问职工代表:“如果企业都生存不下去了,职工的权益又要如何保障呢?”
眼看协商没有实质性成果,朱连华提高了声量,“企业现金流不畅是企业经营管理要解决的问题。环卫工人的工资于情、于理、于法都应当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我建议这一次协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维持稳定不变。希望职工与我们共克时艰,我们环卫行业也愿意作出承诺,千方百计保障工资发放落实到位。行业走出暂时的困难后,工资的议题我们还可以坐下来再谈。”企业方首席代表、福建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会长寇亮抛出了他的建议。
“企业的承诺能不能兑现?”面对朱连华的追问,现场不少环卫企业负责人点头表示,“一定兑现……”
把工人的权益保障好
“我们还有建议……”虽然协商的开局并不顺利,但职工一方并不打算就此“息鼓”。
“汛期马上就要到了,福建台风多发,一线环卫工人需要承担应急支援任务。我们建议,应急响应期间,企业对参与应急支援的环卫职工提供除法定加班费外的适当补助。”职工方代表、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杨秋芳主动把发言的机会“定向”给到了企业方代表、厦门城建市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仇伟,她说,“去年台风‘杜苏瑞’正面登陆福建,仇经理就自己带队去泉州支援。工人们有多辛苦,您应该比我们更有感触。”
“的确,去年台风,我的队伍里有的职工,人还在泉州前线支援,自己在厦门的家却被台风带来的暴雨淹了。”虽然坐在企业方代表一侧,但仇伟却依旧拿起麦克风坦然为职工发声,“我个人也觉得,企业可以通过安排调休等方式,让冒着风险参与应急响应的环卫工人感受企业的温暖。”仇伟苦笑说,“员工的基本福利都保障不了,说白了,是我们老板们没能力!实在不行就去拓展业务,增加营收,把工人的权益保障好!”
“应急响应期间,环卫工人面临更高的工伤风险。”职工方代表、漳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党建人事部经理黄雪嫔补充道,对于达到退休年龄仍然在岗工作的环卫工人来说,由于“超龄”无法享受工伤保险保障,他们在参与应急支援期间如果遭受人身意外伤害,赔偿责任就要由企业来承担。为此她建议,“企业应当组织职工参与工会为环卫行业‘定制’的医疗互助活动,做到应报尽报、应保尽保。”
最终,双方协商确定:环卫职工参与三级应急响应支援工作的,可享受“相等时长的调休假”,并可获享“疗休养、节日慰问、评优评先的优先资格”,环卫企业将组织职工参加本地工会组织的专属医疗互助,做到符合报名条件的“应报尽报”。
能“落地”的福利
“其实我们做企业的也讲感情、也有良心,这次就换我来为职工说几句话。”寇亮主动向职工方代表释放善意。他提议,职工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应当给予一次性补贴奖励。
“对于企业方的提议,我有疑问!”朱连华代表职工提出问题:“第一,职工去考证,学费企业给不给报销?”“第二,培训考证耽误的工时,企业是否照常发放工资?”
“你说的这些不现实,还是应该根据我们企业的经营性质、发展愿景、各自实际,由企业自行制定具体的奖励规则。”寇亮补充道。
“我们今天的协商是要写入行业集体合同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具体的奖励标准。”朱连华并不打算草草结束这个话题。
“200元到500元,这个一次性奖励标准,大家有没有意见?”企业方一侧有人提出了方案。
“我觉得这个奖励标准能落地,也符合行业实际。”职工方代表、厦门市清洗保洁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张玉香提出了新的建议,“除了职业技能证书之外,诞生在生产一线的小发明小创造,经企业认定并投入使用后,同样应当给予奖励。”
眼看双方对奖励标准和奖励条件没有异议,环卫行业设立“能级奖励”被双方记录员写进协商纪要中。
“我们公司工人巡回保洁用的扫把就是劳模蔡月英同志发明的,工人自己手工扎的扫把比市场上购买的更轻便更耐用,保洁的效率大大提高。”在协商尾声,仇伟笑说,“如果我们这次的协商结果,职代会表决通过,回到公司我就给劳模申请奖金去。”
在职代会上,福州美佳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机械扫路工赵荣华在代表席中举起了“赞成”的手,他“赞成”的原因并不复杂:“职工多多少少感受得到企业面临的困难,但困难总会过去的!”
同样在代表席中举手“赞成”的还有蓝天佳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商建文。“了解协商的过程后就会明白,工人有工人的困难,企业也有企业的难处。企业有困难还愿意拿出补贴、给出奖励,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商建文坦言,自己依然期待着下一次协商的到来,“希望企业效益好起来,工人工资也能涨起来。”
职代会结束后,蔡月英把“能级奖励”的消息分享给了同班组的工友们,她说:“能落地的‘福利’,我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