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新闻网首页 MSN手机网 MSN客户端

MSN导航
MSN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独真眼>正文

按“特区”模式成长的高新区——25年,从庄稼地到现代化科技城

时间:2018年06月13日 09:00:02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浏览次数:46    评论() 字号:TT

  【走进新时代】  淄博的足音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

  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高新区,你会用哪一个?高科技、新材料、投资热土……这些都是现在高新区的代名词,但是,25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高新区建设25周年,近日,记者与多名高新区的建设者进行了交谈,听他们描述高新区原来的样子,讲述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火炬大厦周边建设前后的现场对比。

  历时4年,高新区建设提上日程

  没有经济雄厚的企业,没有像样的马路,楼房屈指可数,就是这样一片“不毛之地”,经国务院批准,在1992年11月9日开启了新的历史使命,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了,成为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成立高新区的准备工作,则可追溯到1988年。

  通过查询《高新区区志》,记者看到,1988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淄博市被列入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发区,当月,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对外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出决定,建立淄博工业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3年多的建设与筹备,1991年12月15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向山东省人民政府申请,将高新区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4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将高新区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年11月9日,国务院批准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审定规划面积为7.04平方公里。12月2日,经中共淄博市委批准,中国共产党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委员会成立。

  原高新区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侯希智于1993年6月来到高新区,任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并主持工作。侯希智回忆,1993年7月8日,时任淄博市市长的韩新民到高新区视察时指出,开发区即“特区”,管理体质要发挥党、政、企合一的优势,用人上要讲究一专多能,机构编制要少而精。7月25日,高新区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土地局、财政税务局、工商审计局、劳动人事局、党群部的编制和人员招聘问题。至此,高新区开始四处“招兵买马”,四处招揽贤才,正是侯希智来高新区初期的主要工作。

  为招贤才“光荣负伤”

  “那个时候光设立了经济发展局,但局下面具体设立哪些科室,还需要我们自己去考察。”2018年3月30日,侯希智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来,依然历历在目。“当时对我们的要求是小政府、大服务,经济发展局当时是14个人的编制。”

  人虽然少,但经济发展局承担的工作却很多,对口市里21个部门的工作,“当时我们设置了综合科、科技开发科、外经贸科、农村经济科等,还肩负着交通安全、水资源的工作。”科室架构有了,接下来就是招人了。人手紧缺、任务繁重,这就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为了能够适应这样一专多能的工作,招人的条件也很严格,“我们要求必须会开车,能讲外语,会计算机。”本着这样的条件,侯希智开始在淄博市直机关、张店区政府四处“打探”。

  侯希智说:“高新区对人才的要求很高,我们看上的都是能在单位挑大梁的,这些单位也不愿意轻易放走业务骨干。”当时经济发展局有一辆桑塔纳轿车,侯希智每天开着车到各个单位打探、协调,征求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动用各种关系做工作。“25年前的高新区可跟现在不一样,可以说是一片荒凉,我们连个正式的办公场所都没有,也不通公交车,以那样的条件想要打动别人也不容易,能不考虑这些实际困难来到高新区的,都是真正想要干事创业的人。”

  1993年10月份,在一次考察人才往回走的时候,侯希智突然觉得车不对劲,停在路边之后才发现右后轮胎扎胎了。“我光会开车,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那时候又没有手机,在路上也没法找别人帮忙,就只好自己换轮胎。”由于都是第一次换轮胎,侯希智和车上的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轮胎卸下来,就在把轮胎卸下的那一瞬间,侯希智一用力,突然腰部一阵剧痛,“我当时就觉得坏了!”因为其他人不会开车,换完轮胎后,侯希智咬着牙把车开回单位。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因为突然用力引发了椎间盘突出。

  如今,侯希智已经退休,作为一名资深摄影师,侯希智喜欢到处走走,拍拍照片,回想起那次“光荣负伤”,侯希智笑着说:“这一下也值了,因为我那次引进了一个水资源方面的‘专家’。”

  “误入”高新区25年

  侯希智说的这名水资源人才,正是高新区地方事业局副局长巩峰。“我那年31岁,当时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到高新区去工作。”巩峰说,那时候他心情也很复杂,既有要离开熟悉工作环境的惆怅,也有对新环境、新挑战的憧憬,于是抱着对新工作岗位的向往,来到了高新区。

  “初到高新区,放眼望去,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所在地——淄博食品研究所和屈指可数的几栋5层以下的楼房在玉米地间格外显眼,仅有的几条路也是乡间土路,柳泉路上人车稀少,一片荒芜。”巩峰在2003年9月26日的随笔《“误入”高新区十年》中写道,要不是高新区竖着“照特区样子干,按特区模式办”的大牌子,简直像是到了村里,“那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我被骗了。”

  当时高新区的办公条件也很艰苦,“雨鞋和军大衣是我们的标准配置”,巩峰说,因为没有马路,下了雨办公楼附近就成了“一片沼泽”,冬天因为缺少供暖设施,每个人都裹着军大衣办公。“那时候,这边还不通公交车,我每天从和平路那边骑自行车来上班,也顺便锻炼身体。”回忆起当年,巩峰已经把艰苦当成了乐趣。

  根据工作安排,巩峰负责筹建高新区资源管理办公室,所谓办公室,其实就是巩峰一个“光杆司令”,直到1994年3月9日,人员才基本配齐,对全区资源状况的调查统计建档工作也随着办公室的组建,逐步展开了。1994年4月28日,淄博高新区资源管理办公室在魏家庄租赁的3间平房内宣布挂牌,从此,一个对全区正式行使水资源、矿产资源管理的行政管理机构诞生了。根据机构改革的需要,资源管理办公室的行政职能几经变迁,后更名为淄博高新区水务处,负责高新区内水利、水资源的管理工作。

  “招商引资一直是高新区的重点工作,水资源的保障是招商引资的基础。”巩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晶集团的落户投产过程。“1994年,金晶集团落户高新区,金晶提出的口号是深圳速度,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成本。”然而,金晶的投产还有一个“拦路虎”——水。当时自来水管网还没通到高新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金晶就可能留不住。于是,巩峰顶着压力和风险,联系了省勘探院的专家,并多次与市里做工作,最终打了6眼井,保障金晶集团在1994年9月顺利投产,为高新区留住了这个重点项目。为更好地为高新区的项目提供水资源保障,2002年,在巩峰的带领下,高新区成立了涌泉供水公司,彻底解除了高新区项目用水的后顾之忧。

  为进一步方便今后的工作,1995年,巩峰牵头绘制了高新区第一张1:10000地图,与专业测绘机构,对高新区20年内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做了合理预判,“来高新区的企业,再也不会因为水的原因被拒之门外。”

  现在,巩峰在地方事业局负责卫生方面的工作,工作岗位变动了,但25年来的精气神儿没有变,如今高新区的卫生方面工作依然走在全市前列,“我一直不能忘记的是,这里是特区,特区就要把工作做到前面!”

  除了侯希智和巩峰,记者还采访了一些高新区初期的建设者,在他们的言辞之间,流露出来的,是对今日高新区取得成果的自豪感,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自己在高新区的25年工作经历,侯希智说,幸福;巩峰说,坚守,更多的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成长和无悔。  文/图 记者 毛琳琳 伊巍 通讯员 魏金辉 崔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