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博山地处鲁中,琉璃生产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至迟在元代已形成规模。博山现存中国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中国古代第一部琉璃专著、中国第一家平板玻璃厂、中国第一家琉璃博物馆。为此,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淄博市委主委王济众建议,在博山建设独立的琉璃小镇,在高校设立琉璃专业,把“博山琉璃”元素融入我省文旅发展。
“我省琉璃产业以传统的手工艺生产为主,众多小企业相互竞争、融合,激发了市场活力,但在行业急需壮大、扩张的情况下,‘多而不强’已成为我省琉璃行业的一大痛点。”2月14日,王济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省各高校均未设立琉璃制作专业,设计人员不了解琉璃生产工艺,设计出来的东西有些不能转化为产品,琉璃从业人员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除此之外,王济众表示,目前我省琉璃产业还处于与文旅融合的最初级阶段,虽然琉璃产品登上国宴舞台,2018年亮相青岛上合峰会,但这并没有带动琉璃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没有成为“好客山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现在陶瓷和琉璃行业统称为陶琉行业,若一概统称下去,琉璃势必将处于从属地位。”王济众建议,摒离陶琉业内相对强势的陶瓷元素,在博山建设独立的“琉璃小镇”,依托博山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琉璃重镇。
“建立琉璃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是重中之重。”王济众认为,应在我省高校设立琉璃专业,本科起点,打造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与此同时激励企业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由于本地人从小耳濡目染,对琉璃这一传统工艺并不陌生,有文化一致性,可以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之间互相结合,优势互补。
王济众表示,地方要搭建各类务实平台,高调推介琉璃,打造“博山琉璃”品牌,定期举办琉璃文化艺术节,邀请国内外琉璃同行、高校来华留学生等前来参加艺术节,通过集中展览、高端论坛、工匠评选、技艺展示、产品推介、设计大赛、展销会等活动,深挖琉璃文化传统底蕴,搭建起宣传推介、沟通交流、共谋发展的平台;集中打造高规格、一体化、综合性的琉璃料器产业专业博物馆;进一步挖掘放大我省琉璃产业特色,把琉璃打造成我省向全球推介山东的一张闪亮名片。记者 张亚军 曹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