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晨报2月21日讯(记者 刘文思) 从20日刊发《3·15来临 本报征集线索帮你维权》后,本报接到了大量投诉,这其中既有反映在服务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也有不少产品质量投诉。鲁中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涉及产品质量的维权并不容易,高额的维权费用、繁琐的维权流程让他们觉得维权路“遥不可及”。
张店市民刘先生3年前购买了一台进口汽车,平时光在城区上下班代步使用,极少在路况不好的道路上行驶。然而,当车辆行驶4万多公里时,轮胎出现了报警。他去4S店后得知,该车的轮胎需要更换了,这让他很不理解。“正常的轮胎行驶6万公里不成问题,更何况跑的路况都很好。”在与4S店交涉后,刘先生想到了维权,但接下来的维权过程让他犯了难。“需要先去4S店换一个新轮胎,他们把原轮胎邮寄到厂家,厂家把轮胎‘解剖实验’后,再作出是否是质量问题的判断”。刘先生质疑,厂家自行检测,结果很难让消费者认同,但如果自行检测,一是国内很少有接受个人检测的机构,二是费用需要先自行支付,维权成本较高。最终,刘先生只能放弃维权。
鲁中晨报记者在接听读者反馈的信息中发现,有关产品质量的维权并不像想象中顺利,主要问题集中在费用以及检测过程繁琐等。记者多方咨询了解到,想要证明产品质量有问题,必须由有资质的权威机构出具检测报告,而检测费用需要先行垫付。尤其对于金额不高的产品,检测费用远高于购买产品的价格。
如果你熟悉靠设置陷阱、骗局生存的黑心商家,想通过曝光让更多的消费者减少上当;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维权遭遇重重阻碍,你可以拨打晨报新闻热线3585000或记者电话,或者关注鲁中晨报官方微信发送消息向我们反馈,届时,本报将曝光行业内幕、揭秘潜规则,帮助消费者维权,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