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刚刚否认即将降准,央行在今日一早就推出了TMLF操作——这是这项工具推出以来第二次使用。
根据央行公告显示,今日人民银行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2674亿元,无逆回购操作。TMLF操作利率为3.15%,较此前MLF利率减少15个百分点。
而京东金融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则表示,次TMLF操作主要是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并非货币政策放松的标志。“央行此次采取TMLF而非降准,应对短期市场流动性压力,符合市场预期。TMLF强调改善结构,旨在疏通传导机制。”
实际上,市场一直以来都在呼吁降准,降准的谣言也越发多了起来。在26天之内,央行已经两次打击降准谣言:自3月29日有人假借“新华社权威消息”的名义散布降准传闻被央行否认之后,4月23日谣言再起,但随后再度被央行否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辟谣后首日早上,央行就进行TMLF操作的做法,是否央行进一步释放货币政策稳健走势的信号?
民生银行(600016,诊股)(港股01988)研究院宏观分析师袁雅珵认为,这从侧面反映了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的态度,“短期内实施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强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当前采取全面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已经下降。”
对于对市场而言,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不管是相对于降准,还是相对于OMO,TMLF的成本都要更高,TMLF+MLF的组合意味着资金利率的中枢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资金面波动加大的现象可能会持续。
TMLF是对冲而非宽松?
虽然市场关于降准的声音频频,实际上源于市场资金尽管已经相较于此前有所宽松,但对于资金的需求依然存在。今日上午,shibor利率大多出现上升。其中,1周期shibor利率上行6.4个基点至2.7640%,2周期利率则上行5.2个基点至2.9670%。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市场资金有所趋紧,但也并未出现大规模资金紧张的情况。而TMLF相较于直接降准而言,对于当下形势更加适合。
“央行此次采取TMLF而非降准,应对短期市场流动性压力。”沈建光向财联社记者表示,4月由于存在MLF到期、税期缴费等因素,资金面面临压力,央行上周减量续作MLF2000亿元、OMO净投放3000亿元,结合本次TMLF操作,基本对冲了4月的资金压力。在本周7天逆回购陆续到期的情况下,总体上并未释放多余流动性,非进一步的宽松。
数据显示,最近三天将有大约2600亿的OMO到期,2674亿的TMLF是对冲,稳定月末资金面。
李奇霖认为,一周前对于MLF到期,央行采取的部分MLF+OMO组合将转变为部分MLF+TMLF的组合,一方面有利于破除银行信贷的中长期负债约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央行货币政策调结构的功能。
TMLF比降准更适合?
除了对冲,业内人士普遍认为,TMLF强调改善结构,旨在疏通传导机制。而今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强调解决“结构性、制度性问题”。
“从工具的调结构功能、信号作用、资金的期限、资金的成本、操作的灵活性等维度来分析,TMLF或许是近期最有利的抉择。”光大证券(601788,诊股)(港股06178)分析师张旭撰文认为,当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结构性的,而结构性的问题需要用结构性的工具来解决。而降准是典型的总量政策,不具有调结构的功能。“TMLF这种具有激励相容机制的结构性工具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流动性的精准滴灌,将金融资源直接输送至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小微企业。”
对此,沈建光也认为,作为一种定向支持工具,TMLF的创设目的旨在缓解民营经济困境、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比于降准更有针对性,具有明显的调结构功能;从特征来看,其兼具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的功能,期限上也更加灵活,但均是为了引导金融机构更好的支持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着力解决疏通传导机制、实现宽信用过程中的结构性难题。
此外,张旭还认为,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平稳,积极因素逐渐增多,金融市场预期改善,社融增量同比增长39.71%,增速显著超过17、18年全年的水平。此时,如果释放过为宽松的信号有可能引发非银机构在金融市场过度加杠杆等行为,累积金融风险。因此,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应注重工具的实用性,且避免释放出明显的宽松信号,即选择“作用大、信号小”的朴实品种。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短期内不具备再次降准的条件。他表示,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基本适度,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也出现好转,因此短期内不具备再次降准的条件。
未来降准概率不大?
有观点认为,从中国历次降准的效果来看,如果遭遇美国经济走强因素影响,降准效果则会下降。而如果遭遇美国经济走弱,降准效果则可能相对较好。即“美弱+中刺激”组合或将推动经济超预期繁荣。而展望未来,美国经济强势走势可能即将结束,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中国的降准概率有所增大?
沈建光认为,基于经济逐步企稳、短期通胀压力升温、防范资产泡沫以及债务风险等多重因素考虑,当前央行大概率不会降准。而伴随着一季度经济金融数据显著超预期,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已重提“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4月1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强调“结构性去杠杆”、表态货币政策松紧适,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宽松,政策拐点已经出现。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袁雅珵认为,下一步,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或有减弱但不会缺席,货币政策仍需为稳增长营造适宜环境,不会发生根本转向,但边际上的预调微调力度将加大。考虑到小微、民企等关键领域融资难题依然未得到根本解决,央行还是会通过结构性宽松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将更多采用MLF、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撑信贷投放,辅之以考核激励机制调整缓解信贷供给端约束,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此外,缴税、年中考核等因素使得5、6月份流动性缺口仍大,二季度是否实施定向降准还需要根据实体经济运行情况而定,但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张旭认为,预计下阶段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低成本的流动性。中长期限流动性的供给不仅有助于破解信贷投放的流动性约束,而且具有较强的预期引导作用。同时,人民银行会更加注重对货币供给总闸门的管理,并允许DR007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