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涌的流动性与蹊跷的逆回购,让市场刚刚凝聚的政策取向共识重新变得模糊起来。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下,暂时的松或者紧往往都不具备持续性,货币条件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才能真正做到松紧适度。当前外部环境和市场预期出现新变化,央行连续实施小额净投放,对流动性总量影响不大,但有助于纠正紧缩预期,稳定市场情绪,防范市场异常波动。
5月8日,央行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全部实现净投放,为连续第三日通过逆回购操作实施流动性净投放。
央行连续三日开展逆回购操作,均未说明开展操作的理由,也没有提及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而从各方面表现看,当前货币市场流动性并无明显供求缺口,市场资金甚至供大于求。
4月末以来,资金面持续宽松,货币市场利率连续走低,部分期限利率已降至今年来甚至多年来的较低水平。5月8日,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1加权平均价再跌24个基点至1.15%,跌破1.2%关口,为2015年6月下旬以来首次;7天期回购利率DR007跌8个基点至2.19%,与当日7天期央行逆回购2.55%的操作利率的倒挂进一步加深。从这两项较有代表性的短期市场利率指标上看,当前货币市场上短期流动性较为充裕。
既然短期市场“不差钱”,填补流动性缺口很可能就不是央行开展此类操作的动机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月初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的情况本就比较少见,何况短期流动性还如此充裕。再联系到周初“定向降准”举措出台,难免引起市场对政策放松的猜测。
但应看到,央行连续三日开展逆回购操作总共也就投放了500亿元,对短期流动性总量影响甚小,而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是既定安排,单凭这两项就说央行在重新放松货币政策,很难站得住脚。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市场围绕货币政策取向进行了一轮讨论。有不少机构认为,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已告一段落,更有个别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将进入边际收紧的过程。市场预期反复变化,让人始料不及。
分析人士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货币条件维持不变,而是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动态优化和逆周期调节。只有货币条件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以适度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才能真正做到松紧适度。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下,暂时的松或者紧往往都不具备持续性,对货币政策非松即紧的武断判定很容易犯错。
不过,当前有一点是明确的,面对海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央行货币政策并不具备持续收紧的基础,同时需保持较高的灵活度,适时预调微调。
应看到,最近外部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市场预期出现了较快的变化,叠加前期市场上出现一些对政策收紧的担忧,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均出现一定波动。4月22日以来,A股市场出现一轮较明显回调。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了553个基点或0.82%。5月6日,离岸人民币一度贬值了超过800个基点。
综合来看,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央行连续实施小额净投放,对流动性供求的实质影响不大,也并不能简单视为政策宽松的信号,但可起到纠偏政策紧缩预期、稳定市场情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