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输入性风险。
作为素有“金融稳定器”之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凭借不良资产经营的独特功能优势,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遵循“回归主业”的监管要求下,AMC将会继续加大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力度,助力打赢防范和化解风险攻坚战。
关注潜在风险点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68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3%,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随着核销力度不断加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
需要强调的是,关注类贷款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这一前瞻性指标的下降,意义重大。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合并发力,国内经济今年有望继续企稳,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仍将会保持稳定。虽然监管趋严,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等政策效果会在今年继续显现,关注类贷款下迁或有所增加,但与前些年的高峰期相比仍处于稳定。
交通银行(601328,诊股)(港股03328)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预计,2019年全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将维持在2%以内的水平。
在风险可控的背景下,仍需要绷紧防控风险这根弦,密切关注潜在风险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同时也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宏观经济内外需求同时减弱、增长步伐继续放缓的背景下,2019年,部分领域的风险需要加以关注;一是部分民营和小微企业盲目扩张可能会形成一定风险;二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三是债务压力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风险需要警惕;四是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的贸易企业信贷质量需加以关注。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去年,为顺应监管要求,商业银行扩大不良资产认定口径,主动暴露风险,在银行业盈利持续增长的有利环境下,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内部核销等方式,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加速风险出清。
可以说,当前正处于不良资产收持的良好时期。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AMC,近年来,加大了收购商业银行推出的不良资产包的力度。
尽管当前市场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了“4+2+N+银行系”的格局,但是顺利完成政策性处置不良资产的四大AMC,凭借雄厚的实力以及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在市场上仍然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从已经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四大AMC仍在市场份额中占绝对优势。据悉,2018年,全国不良资产包市场整体推包规模6300多亿元,市场整体成交规模4200多亿元。
中国华融(港股02799)中标规模占三成左右。中国长城(000066,诊股)资产2018年收购金融不良资产1792亿元,同比增长逾20%,2019年还将计划出资1080亿元人民币收购不良资产。
2018年初,中国东方确定了1000亿元的不良资产投放任务目标,截至去年9月末,已投放1061亿元,超额完成2018年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虽然2018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是作为首先完成“股改—引战—上市”的中国信达(港股01359),一直在不良资产领域深耕,可以预期,其在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仍将很大。
当前的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AMC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速度,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挖掘。
业内专家预计,遵循“回归主业”的监管要求,四大AMC今年将会继续加大不良资产经营力度,发挥好“金融稳定器”的独特作用。
作为市场新军,地方AMC的队伍不断壮大,去年至今,在市场上动作频频,理性收购不良资产包,在化解地方区域性潜在风险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为企业纾困
面对当前企业面临的困境,四大AMC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专门成立相关基金,着重围绕困境企业救助和僵尸企业出清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针对债权违约风波,四大AMC积极应对,从违约债券入手,帮助企业化解债务危机。比如,去年底,中国信达收购博源控股30亿元违约债券。这一国内首单通过债券打折收购、注销登记、实质性重组等综合手段化解违约债券风险的案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此轮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以来,四大AMC积极参与其中,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纷纷落地,不仅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同时也有力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
为帮助中国铁物解决偿债压力,中国长城资产对2016年底出资收购的17.6亿元中国铁物私募债券进行了债转股安排。中国铁物在偿还全部私募债后,整体债务规模降至其可承受的合理水平。
可以预见,今年四大AMC还将有多单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AMC将运用包括债务重组、资产重组、企业重组等在内的综合方案,帮扶企业纾难解困。AMC不良资产手段将进一步丰富。